一、數位內容充實
(一)公私協力開發數位內容,以學生願意看、感興趣及容易懂,由學習難點切入開發主題。
(二)發展學科課程及非典型課程兩種數位教材,以英語、本土語、師資稀有課程為優先規劃,並發展視覺或表演藝術、傳統技藝、國家綠道等主題。
(三)補助學校採購數位內容及教學軟體,建構數位學習生態系統。
二、行動載具與網路提升
(一)偏遠地區學校學生1人1機,非偏遠地區依學校班級數6分之1配發。
(二)縣市教育網路中心連至學術網路骨幹頻寬,提升至20G-80G。
(三)學校連至縣市教育網路中心頻寬提升至300M-1G,補充無線網路AP約3.09萬臺。
(四)建立中央到地方數位學習輔導團隊,規劃師資培育增能課程。
(五)運用科技輔助於學習落後學生課後扶助,以偏遠地區及經濟弱勢為優先。
三、教育大數據分析
(一)整合載具管理系統(MDM)、數位學習平臺、學生學習成效資料。
(二)根據國際數位學習資料規格建置教育大數據資料庫。
(三)透過大數據分析邁向適性學習及公平優質教育,數據分析結果做為學生學習成效提升、教學模式改變、教育政策制訂修改、數位學習內容與平臺改善之依據,減少城鄉差距。
(四)建立去識別化開放資料,提供民間加值創新運用。
(五)強化教育大數據分析人才培育,提升數位學習產業加值應用與創新研發。